改革,是时代的强音,是发展的关键,是一条永无止境的进取之路。2024年,我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高质量发展所需,深化系统性改革、推动协同性创新,产业发展“积厚成势”,新兴动能“活力绽放”,营商品牌“近悦远来”,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盐城经开区新实践实现新跨越。
激活改革基因,激发内生动力。招引重大项目、壮大主导产业是开发区永恒的主题。这一年,我区聚焦主责主业,向改革要动力,以改革激活力、聚合力。我区深化招商体制机制改革,出台招商引资考核激励办法,制定招商人员十条激励措施,系统研究出台各类性质人员激励细则,其中2个实践典型被省作为激励干部担当案例推介,全区上下拼招商的“正能量”持续增强,抓项目的“新动能”全面激发,2024年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72个,其中超10亿元项目7个。深入推动国企改革提升行动,整合全区现有国企,优化升级产业招投“东方模式”,加快设立“1+6+N”的“拓展式”基金架构,超额完成年度改革任务。聚力推进国有资产清查利用,东方集团连年上榜“GP/LP真金白银退出榜”国资50强,世纪新城集团新获评双AA+信用等级。
深化制度集成创新,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近日,省商务厅、省委编办、省发展改革委公布了2024年江苏省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实践案例,区行政审批局报送的项目审批服务“快办”机制案例成功入选,这是我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一个缩影。这一年,我区始终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必答题”和“头号工程”,聚焦“高效办成一件事”,全面推动政务服务环境提质增效,持续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为勇当发展新质生产力重要阵地“碳路先锋”提供有力支撑。创建“经心办·我来办”政务服务品牌,在“承诺+审验”信用承诺制和“拿地即开工”基础上,全市首家提出分阶段办理施工许可实施办法,积极推行“多评合一”改革,并加强前置性服务指导,推动前期网批网办、土地快供快用、厂房早开早建、配套便利便捷。强化部门联动,坚持“取一个号、跑一个窗、办一类事”,大力开展转供电、转供水收费专项整治,推动公平竞争性审查全覆盖,全市首家完成企业全生命周期“一类事”改革,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建立“一把手办百姓事”工作机制,国定13个“高效办成一件事”落地,人才服务“一件事”办件量在全市排名前列,率先实现“工程建设招投标异议与投诉一件事改革”落地,自主探索开展的高效勘验、外国人来华工作及居留许可2个“一件事”被纳入全市地方改革试点,外籍人才服务举措获评“区域经济发展创新案例”,网上政务服务能力评估指数列全省25个功能区第3位,政务服务中心获“省工人先锋号”称号。
创新驱动靶向发力,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这一年,我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一体推动创新主体、创新载体、创新人才、创新资源聚合,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不断夯实特色产业新高地的基础优势,激活更多发展新动能。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建成运行省级光伏技术创新中心,天合光能获批省级智能工厂,博阳、珩创纳米获批省潜在独角兽企业,德利势、鑫蕴模塑获批省瞪羚企业,悦达智能农装和盐海金马农装联合参研项目获得省科技奖一等奖,亚龙电子获国家双创大赛优秀企业。抓好企业发展“三件事”,深入实施专精特新三年行动计划,借助赛迪科创(盐城)中心等资源优势,充实专精特新梯次培育库,坚持内培外引并举,健全“微成长、小升高、高变强”的高企梯次培育机制,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0家。以数实融合发展引领产业转型升级,抓住大规模设备更新机遇,加快“机器换人、设备换芯、生产换线”,支持悦达起亚、通威、佛吉亚打造5G全连接工厂,制造业“智改数转网联”累计覆盖率25.73%,排名全市第一,新增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2家、星级上云企业21家,全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深化改革浪潮涌,创新发展正当时。迈上新征程,我区将迎难而上、破浪前行,坚持在守正创新中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解放思想、锐意进取,以更大决心、更大力度推进一批突破性改革举措,更好牵引各领域改革联动推进、集成增效,奋力把中国式现代化盐城经开区新实践不断推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