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嘱托 答好“强富美高”新答卷”】聚力产业强区 以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展

发布日期:2024-12-14 10:25 来源: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党政办 浏览次数: [字体: ]

编者按: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精神、在盐城考察时重要指示精神,充分展示我区牢记嘱托、感恩奋进,走在前、挑大梁的崭新风貌,即日起,推出《牢记嘱托 答好“强富美高”新答卷》专栏报道。敬请关注。

11月29日,以“携手共奋进、新质向未来”为主题的中韩(盐城)产业园经贸合作交流会在我区成功举办,吸引了众多世界500强、行业20强企业参会,现场签约一批汽车、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链上下游项目,为我区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增添了强劲动能。产业兴则经济兴,产业强则经济强。近年来,我区始终坚持产业强区、项目为王不动摇,矢志不渝抓项目、强产业,谋改革、促开放,主动策应全球产业布局新动向,加快推进汽车、晶硅光伏、动力电池等主导产业强链补链,因地制宜培育新质生产力,以新质生产力引领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正加速铺开,澎湃着发展新动能。

主导产业加速“强链集群”。汽车产业是我区主导产业之一。走进江苏悦达起亚汽车有限公司第三工厂,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及发动机车间生产作业如火如荼,全自动生产线智能高效运转。今年,悦达起亚继续紧抓海外出口和新能源转型升级等战略,1月至11月,累计产销整车分别同比增长65.5%、51.9%,产销量持续稳步增长,全年预计出口整车17万辆以上。

一汽盐城分公司是中国一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战略布局的重要一环,也是奔腾品牌的主生产基地。总装车间内,机械自动抓取配件、拧紧螺栓,数据实时传输到后台,AGV小车运载电池送往流水线。今年5月17日,该公司首款A00级产品——奔腾小马下线量产,截至11月底已生产4.94万台、销售5万台。

依托雄厚的汽车制造业基础和完善的产业链配套体系,我区锚定“重振千亿汽车”目标,全面打响汽车产业翻身战,持续推动整车产销扩量提质、零部件协同发力,今年前三季度,汽车产业开票同比增长31.7%,汽车产业转型升级驶入“快车道”。

在汽车产业如火如荼发展的同时,晶硅光伏、动力电池等主导产业也加速奔跑、向“新”发力。通威太阳能科技盐城基地项目从开工到首件产品下线,仅用时145天,创下了行业内百亿投资速度最快的纪录;总投资45.4亿美元的韩国SK动力电池项目是我省近年来最大外资项目,带动了一批动力电池上下游产业链项目落户;专业从事新能源储能电池模组和家庭储能产品生产销售的达翔新能源有限公司,正加快向大型商储、储能系统集成等领域发力……晶硅光伏产业加速升级,集聚产业链配套企业近百家,获评中国光伏智能制造示范基地;动力电池向储能领域拓展,25家产业链企业加快发展,加快打造动力电池出口基地。这些主导产业的链式集群发展,为我区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了坚实支撑。

科技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更是企业发展的最大竞争力。在江苏珩创纳米科技有限公司展厅,近百件知识产权证书组成的专利墙分外醒目,展厅摆放的磷酸锰铁锂产品,是动力电池赛道的热门“新宠”,已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电动自行车以及储能系统等领域。据了解,珩创纳米拥有全球磷酸锰铁锂核心发明专利近百件,也是拥有全球布局磷酸锰铁锂核心专利的唯一企业。今年5月公司二期年产1万吨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项目开始试产,成为全国乃至全球为数极少的、拥有全球知识产权布局,同时具有规模化量产能力的电池材料企业。

位于中韩(盐城)产业园未来科技城的宽泛科技(盐城)有限公司,是一家以AI算力设备、AI算法应用研发、生产、销售及行业解决方案定制为主营业务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经过多年深耕,宽泛科技已在高性能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边缘计算等领域取得多项科技专利,业务覆盖全国大部分地区,自研软件产品广泛应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智算中心,竞争优势明显,主营产品营收占比达90%。

以“智”赋能,以“新”增效。在我区,越来越多的企业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不断夯实特色产业新高地的基础优势,激活了更多发展新动能。今年以来,我区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一体推动创新主体、创新载体、创新人才、创新资源聚合。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抓好企业发展“三件事”,深入实施专精特新三年行动计划,发挥赛迪科创(盐城)中心等资源优势,充实专精特新梯次培育库,坚持内培外引并举,健全“微成长、小升高、高变强”高企梯次培育机制。同时,抢抓大规模设备更新机遇,加快“机器换人、设备换芯、生产换线”,支持悦达起亚、通威、佛吉亚打造5G全连接工厂,以数实融合发展引领产业转型升级,全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

优质服务厚植产业发展沃土。服务就是竞争力,环境就是生产力。11月30日,我区举办产业投资生态大会,搭建政银企沟通对接平台,邀请400余名金融机构和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共促产业与资本双向奔赴、携手共赢。产业基金在支持科技创新、助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区积极创新基金设立与管理模式,拓宽优质资源集聚路径,在支持科技创新、做强产业项目、培育新兴产业、吸引耐心资本等方面展开有力实践。截至目前,全区参与各类投资基金共55只,基金总规模449.07亿元,成功带动近百个产业项目落地,实现投资收益31.28亿元、收益率达39.27%。当前,我区正加快构建“1+6+N”基金体系,推动资本与产业高效融合,全力打造优良的科创投资生态。

在以“基金引擎”赋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同时,我区积极完善产业基础配套,加快推动现代服务业等新业态、新产业高质量发展。中韩(盐城)产业园未来科技城是我区发展高端服务业的重要载体,已落户服务业项目2000多个,中联即送、聚盟共建、宁波竹成等一批代表新质生产力的现代服务业项目纷纷落户,今年前三季度园区服务业营收同比增长55.2%。位于未来科技城的1992人才会客厅投入运营1年来,为周边企业和人才提供了包括政策、办公、休闲娱乐等在内的多种便利服务,帮助重点产业链企业引进高层次人才、技能人才超3000人,加快打造“小客厅、大服务、微窗口、广链接”的国际人才服务新地标。

紧扣产业投资、载体保障、贴心服务“三端”发力,我区坚持企业吹哨、干部报到,全面深化招商体制、行政审批和国有企业三项改革,精心打造“经心办·我来办”政务服务品牌,着力延伸企业全生命周期“一类事”服务链条。全区52项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全部实行“不见面”办理,网上政务服务能力评估指数列全省25个功能区第3位,一个坚持产业、创新与服务“三位一体”协同融合的发展生态,为产业强区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