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环境愈来愈成为影响人类健康最主要的因素之一。世界卫生组织的报道指出,估计24%的全球疾病负担以及23%的所有全球死亡可能归咎于环境因素。
我们身边的环境,如何影响我们的健康?推进环境与健康调查工作,江苏又如何行动?
今天带来省环境监测中心一篇实力科普《环境与健康知多少》。
在中国,环境对健康影响如何?
在中国,根据政府与世界银行的合作研究报告《中国环境污染损失》的报道(2007年),空气和水污染对于中国经济造成的健康和非健康损失的总和约相当于每年1000亿美元,在城市中仅大气污染可造成每年17.8万人死亡,呼吸系统门诊病例35万人,急诊病例680万人。可见环境因素正严重地影响着人们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
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造成了怎样的危害?
大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环境要素,但随着工业的发展、城市人口的密集、石油燃料等的迅猛增长及日益增多的机动车辆,致使大气环境质量形势严峻,大气污染已成为影响世界环境和人类身体健康的主要危害因素之一。长期生活在低浓度污染的空气环境中,机体可受到慢性潜在性危害,使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增高。如目前吸烟引发肺癌、石棉引起石棉肺、二氧化硅致矽肺等已为人们所共知。空气污染物的致癌作用是慢性危害的又一表现,是现代肺癌发病率增高、死亡率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实验证实,有30余种空气污染物具有致癌作用,其中最突出的是多环芳烃化合物3,4-苯并芘。它是煤炭、石油、天然气、木材等燃烧不完全所形成的一种高活性致癌物,在煤烟、煤焦油、汽车废气、飞机尾气、柏油路灰尘中都能分离出3,4-苯并芘。某些元素如砷、铅、镉、铬、铍的致癌性已在动物实验中被证实。
PM10对人体有怎样的影响?
PM10是当前比较热门、关注度较高词语,学术上是指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或等于10微米的大气颗粒物,通过人体呼吸进入人体呼吸系统,因此称之为大气可吸入颗粒物。
近几年来,PM10已成为北京等大都市的首要空气污染物,PM10的污染问题正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由于PM10更易于进入人体,在环境中滞留时间更长,以及吸附的重金属和有毒有害的物质较多,因而对人体的危害也更大。大量有关PM10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可吸入颗粒物浓度的增加与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密切相关,尤其是呼吸系统疾病及心肺疾病:
●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大量研究发现,大气中PM10浓度的上升容易引起上呼吸道感染、使鼻炎、慢性咽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尘肺等呼吸系统疾病恶化。大气颗粒物浓度(尤其是小颗粒物)与儿童肺功能异常率存有明显的相关性;
● 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 由颗粒物引起的心脏自主神经系统在心率、心率变异、血粘度等方面的改变能增加突发心肌梗死的危险。可吸入颗粒物对健康的影响在中年以上和已患心脏疾病的人群中表现得较为明显,认为可吸入颗粒物是引起心脏病的因子之一。
除了空气,环境中还有什么污染对人的健康影响很关键?
水是人体的基本成分,也是生命活动、工农业生产不可缺少的物质,水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当排入水中的物质量超过水体的自净能力,使水质物理与化学性质发生改变,水质变坏,降低了水的使用价值,称之为水体污染。
人体在新陈代谢的过程中,随着饮水和食物,把水中的各种元素通过消化道进入人体的各个部分。当水中缺乏某些或某种人体生命过程所必需的元素时,都会影响人体健康。例如,有些地区水中缺碘,长期饮用这种水,就会导致“大脖子病”,就是医学上所称的“地方性甲状腺肿”。当水中含有有害物质时,对人体的危害更大。致癌物质可以通过食用受污染的食物(粮食、蔬菜、鱼肉等),带入人体,还可以通过饮水进入人体。
据调查,饮用受污染水的人,患肝癌和胃癌等癌症的发病率,要比饮用清洁水的高出61.5%左右。当污水中含有汞、镉等元素排入河流和湖泊时,水生植物就把汞、镉等元素吸收和富集起来,鱼吃水生植物后,又在其体内进一步富集,人吃了中毒的鱼后,汞、镉等元素在人体内富集,使人体患病而死亡。这样,从水生植物→水生小动物→小鱼→大鱼→人体,形成了一条食物链。人体最后成了汞、镉等元素的“落脚点”。
除了空气、水,脚下的土壤会影响到人的健康吗?
土壤受到一定程度污染后,其含量超过土壤本身的自净能力,就形成了土壤污染。土壤被污染后,对人体产生的影响大都是间接的。主要通过土壤→植物→人体或土壤→水→人体这两个基本环节对人体产生影响。对健康的影响主要有如下二个方面:
● 引起中毒 工业“三废”中排出的废水含有铅、镉等重金属毒物,灌田后可以通过稻米造成慢性镉中毒(疼痛病)和铅中毒;含砷、汞农药污染土壤引起慢性砷中毒和汞中毒;“三废”和农药污染土壤后,再经雨水冲刷而污染地面水和地下水,人们通过饮水、食物以及家畜通过饲料都可引起中毒;
● 诱发癌症 近年来的研究进一步证实,镉、苯氧除草剂和氯酚农药等对人有致癌作用。土壤受到放射性污染,通过对人体的外照射和内照射(经呼吸道和消化道)操作,除诱发癌症外,还会导致头昏、乏力、脱发、白细胞减少或增多等病症。
江苏开展了哪些环境与健康调查的工作?
江苏非常重视环境与健康调查方面的工作,早在2018年底就启动了《江苏省环境与健康调查及风险评估体系建设研究》项目,该项目基于收集分析基础资料及已有研究成果,筛选出典型行业企业、典型区域以及典型流域分别开展环境与健康试点调查监测及风险评估工作,通过调查环境污染特征、影响范围、人群暴露等因素,结合现有生态环境监测网络,进一步完善环境与健康监测技术和方法,建立统一、规范的环境与健康综合监测技术规范,并在典型地区开展试点监测,可为实现环境与健康风险管理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