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支撑“江苏蓝”的背后是……

发布日期:2020-08-27 08:29 来源:盐城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浏览次数: [字体: ]

进入盛夏以来,江苏的天空就蓝得醉人,很多人都忍不住要发个朋友圈赞一下自己身边的蓝天。

没错,江苏的天空正在变得越来越蓝。7月底,在江苏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部专题召开的调度推进会议上,省污防攻坚办专职副主任秦亚东报出了一串令人振奋的数字:上半年,全省PM2.5平均浓度41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9.6%;优良天数比率78.7%,同比上升12.7个百分点,为2013年以来同期最优。

对比7月20日出炉的江苏上半年经济发展成绩单,我们无比骄傲的是,全省在稳住经济基本盘的同时,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也是同样优秀,“江苏蓝”成为了朋友圈的常态。

“江苏蓝”的背后,是各地各部门针对大气污染关键环节,采取各项精准治污措施的实践。

制度支撑

今年,江苏省制定《关于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施意见》,发布“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颁布实施全国首部生态环境监测条例。省生态环境厅从开辟绿色审批通道、优化环境监督管理等方面出发,出台了支持企业复工复产18条、加强企业产权保护23条,既依法依规加强监管,又减轻了企业负担,增强了市场活力。同时,省生态环境厅还建立“旬预警、月会商”工作机制,约谈县级大气点位长7人次;上半年,采用了视频形式开展厅市会商,协调南通提出的12项具体问题;建立正向清单激励机制,引导5178家企业主动治污。

措务实 

紧盯重点领域,精准施策。南通以VOCs为重点,紧盯船舶集装箱修造、家具、钢结构等典型行业,全领域加快清洁原料替代;将1299个易扬尘点位拉单挂账,逐一销号,持续开展“以克论净”考核,不获全胜,绝不收兵,上半年,南通优良天数比例86.8%,同比增加10.6个百分点,位列全省第一。

而在刚刚过去的7月,盐城、泰州都传来捷报:收获31天优良,优良率达100%。特别是泰州,已是今年的第二次单月蓝天“全勤”。泰州的好空气并非偶然。今年,该市开创“天空地一体”的大气监管模式,以全方位立体式的科技手段守护“泰州蓝”,并进一步建立完善拉网督查、交办通报等机制,努力改善空气环境质量。盐城各地、各相关部门主动担当作为,全力组织大气污染防治攻坚,环境空气质量大幅改善,下半年更将将奋力冲刺“35微克/立方米”的国家二级标准。

好空气来之不易。南京玄武湖畔的钟山风景名胜区旅游服务中心项目工地,门口的空气质量监测仪实时显示当前的空气环境质量,该工地已实现智慧化工地要求。“只要PM2.5超过50,整个工地将全部进行喷淋。”南京市生态环境局局长钱锋表示,这样的智慧化工地,南京已有2100多家,均配套建设“智慧城建”监管平台。省会城市南京人口密集、企业密集,在13个设区市中,大气扩散条件不如沿海地区,但上半年南京PM2.5平均浓度34微克/立方米,全省降幅最大、质量最优,净增了27个蓝天,高淳的石臼湖“天空之境”更是成为了网红打卡地。工地管控只是其中的一个缩影,餐饮油烟也是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南京雨花台区1746家餐饮企业已全部安装油烟净化器,全区餐饮油烟污染扰民投诉量同比下降70%以上。

目标坚定

今年,“两山理念”提出15周年。践行这一理念,江苏生态建设一直在路上。近日,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扎实推进美丽江苏建设的意见》,明确以改善生态环境为重点,以绿色可持续发展为支撑,绘就美丽江苏的绿色生态底色。

“到2025年全省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78%以上,到2035年全面消除重污染天气。”《意见》对提升全省“气质”提出了具体要求。据了解,生态环境部门将坚持结构调整与污染减排并重,PM2.5与臭氧协同控制,综合治理和应急管控并重,全面推进大气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4、5月份,一些地方PM2.5浓度、优良天数比率略差于去年同期。”秦亚东表示,虽然上半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但进入二季度以来,改善幅度明显收窄。由于生态环境部今年对江苏省空气质量考核目标由原来的72%大幅提高到77.3%,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形势异常严峻。全省上下将努力提高人民群众更多的蓝天幸福感、获得感。

围绕调度推进会议上提出的“蓝天保卫超限战”,江苏将坚持把压降内源作为根本,6-9月组织实施 VOCs专项执法行动、10-12月开展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行动,加大治污攻坚力度。

迎难而上,方显铁军担当。南通市将开展臭氧削峰百日攻坚,10月底前将814个大气治理项目全面完成。徐州、淮安、盐城、扬州等地则聚焦着力推进臭氧和PM2.5精准治理,不断提升“气”质……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