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是学生意外伤害的高发期,加强学生安全防护显得尤为重要。如何杜绝意外事故的发生,让孩子们度过一个安全、圆满的假期?我区中小学生的暑期安全现状如何?要注意防范哪些安全隐患?如何进一步扎紧学生暑期“安全带”?
7月5日,新城街道悦河社区开展了暑期安全教育知识讲座。社区志愿者通过PPT、微视频等载体,从溺水安全、出行安全、防骗防拐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讲解,向大家直观地展示如何应对和预防这类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还向家长们发放了调查问卷,了解大家对安全教育知识的知晓程度。
居民蔡大姐拿着刚做完的安全调查问卷深有感触地说,“今天这堂安全教育课,对我来说就是一场及时雨。我觉得我的安全意识有些薄弱,现在想想有点后怕。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我们做家长的也要不断学习,努力做一名合格的家长。”
连日来,在我区一些公园、小区看到,许多少年儿童脚踩电动平衡车飞驰而过,而穿戴护具的寥寥无几。一旦遇到突发情况,使用者极易因操作不当而摔伤。“放假了,学生离开了学校与老师,监管孩子的重担落在了家长身上。不少家长因工作繁忙而无暇照顾孩子,大量农村青壮年又外出务工,悲剧往往发生在留守儿童身上。”区妇联负责人介绍,暑期对于留守儿童而言,因为没有学校监管、缺乏父母照料,可能会出现安全监管的“真空期”,极易发生各类安全事故。
在步凤镇一些村居,暑期期间许多农村孩子不是结伴闲逛,就是捕蝉捉鸟,或者偷偷摸摸去池塘里洗澡,有些还频繁去镇上的网吧、游戏厅,一待就是一整天。“农村孩子暑期去处少,一些留守儿童虽然可以到城里找到打工的父母,但忙碌的父母大多无暇顾及他们。我们步凤镇已经开展了‘平安守护在身边’活动,在池塘边、溪边等水域树立了安全警示牌,来提醒孩子们注意安全。”步凤镇社事办主任于鑫说。
对于如何扎紧暑期“安全带”,有许多家长表示,“变被动应急为主动预防”应该成为解决暑期安全问题的方向。家长杨伟认为,家长的耐心教育和看护照顾不可或缺,“安全意识不能松懈。要跟孩子说,阳台不能攀爬。”家长赵世龙建议,“可以让孩子报名参加一些培训学习,像游泳课等,让孩子学会安全防卫技能。”
近年来,我区各部门以及幼儿园、中小学都把安全工作摆在重要位置,科学安排,多措并举,切实有效防范各类安全事故发生,保障少年儿童生命安全。特别是入夏以来,各地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安全教育活动,不断增强学生、家长的安全意识,引导家长做好对孩子的监督管理。
区公安分局新城派出所教导员胥巍巍坦言,为了孩子的暑期安全,需要家长、学校以及其他相关部门的密切协作,相互补位、消除盲区。家长是孩子的第一监护人,也是暑期安全的第一道屏障,必须尽到安全保护的责任。有些家长对孩子疏于看管,是导致孩子受到伤害的重要原因。家长不仅要时时刻刻教育、提醒孩子注意安全,反复宣讲安全的重要性,还要随时掌握孩子的动向。只有各方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做实做细暑期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孩子们的暑期安全。
多一些预防,多一些教育,就少一分危险。暑假期间,安全不能“放假”!学校、家庭和社会各界要一起努力,共同为学生安全筑起一道“防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