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如椽之笔 写“两海”华章
我区抢抓机遇主动作为 做好接轨上海大文章

发布日期:2019-07-29 10:05 来源: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浏览次数: [字体: ]

近年来,中韩(盐城)产业园、“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沿海经济带发展等多重国家战略叠加,特别是上海“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加强同周边城市的协同发展,为我区全面接轨上海带来重要机遇。我区积极抢占机遇“风口”,紧扣“两海两绿”发展路径,加快推进“一区三基地”建设,全力做好接轨上海大文章。

抢抓“风口”机遇,“飞地”研发取得实效

盐城与上海人缘相亲、地缘相近,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关系、长期良好的合作基础。经过多年来的融合与接轨,我区从上海引进了一批优质项目,引入了先进的管理模式和发展理念。我区先后投资42.6亿元购置了位于静安区的金融街静安中心、位于杨浦区的保利绿地广场、位于虹口区的中心广场等3处共计67万平方米优质资产,并与市科技局、盐城国投集团等部门和单位联合在上海设立“中国盐城(上海)国际科创中心”。洽谈了深兰科技、上电科、大唐半导体、捷鼎闪存等15个科创平台项目,现已入驻德国西诺德、华人运通、东风悦达起亚销售总部、中国电子等数十家优质客户。其中,6月16日,华人运通与悦达集团、东风悦达起亚共同宣布,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指导下,抓住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转型升级的重要历史机遇,就新能源汽车生产制造、供应链等领域展开多方面的合作。未来,华人运通的首款车型将在东风悦达起亚生产,并计划于2021年量产销售。

搭好接轨平台,合作能级逐步提升

与上海临港建立全方面作关系。通过与上海临港集团多轮沟通,正式签定战略合作协议,建立从园区与园区,产业与产业,金融与金融之间更紧密的合作。加强与上海部门、企业间合作。光电产业园区已与上海浦东康桥工业区进行对接,安排专门招商团队对接浦东康桥工业区产业转移项目。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区与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深化合作,今年以来,通过漕河泾介绍推荐,先后接触洽谈了HT汽车、铝挂车、紧固件等一批重大项目。各区直部门与上海市国资委、商委、经委、合作交流办和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等经济职能部门建立沟通交流渠道,主动承接上海产业辐射,在手跟踪飞机零部件智能制造、新型光伏材料等实业化、产业化项目。积极与上海市农委、农科院及涉农大专院校建立广泛联系,全力推进合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实施步湖路现代休闲农业示范带和斗龙港高效农业示范带建设。

做好对接文章,项目招引成效明显

针对上海板块的项目招引,我区组织了37个招商团队,活跃在上海各个地区,高频次拜访上海大型国企和驻沪国内外知名企业,寻求合作,紧盯上海大型国企和驻沪国内外知名企业,挖掘项目资源。今年以来,在上海组织开展2019盐城(上海)跨国公司合作交流会暨中韩(盐城)产业园投资说明会、盐城产业园区合作共建投资推介会、盐城(上海)先进制造业投资说明会等活动4场次,累计邀请嘉宾600多人。截至目前,签约投资16亿元的中科深江新能源汽车、15亿元的威蜂2.5GWh动力电池等上海地区项目32个,累计总投资175.8亿元。在手跟踪爱驰汽车、康希通信、一道新能源等项目50个,总投资224.83亿元。

做深人才文章,招才引智力度加大

今年以来,我区以“2+6”工作意见为指导,引进高层次人才需求为导向,积极对接驻沪知名高校、大院大所,为我区公共研发平台、企业研发平台引进人才。邀请复旦大学等4所高校、21名专家教授来区对接人才合作,赴复旦大学举办“盐城经开区一复旦大学”科技人才对接会,为企业搭建招才引智的桥梁。截至目前,全区新引进硕士研究生19名,博士研究生10名,推进米优光电和复旦大学产学研合作推动鑫蕴模塑和复旦大学电光源研究所共建研发中心。

随着中韩(盐城)产业园政策效应的逐步放大,我区的战略机遇和政策优势将进一步凸显,也将为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下一步,我区将围绕推进“一区三基地”建设,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和更高的标准学习上海、服务上海、接轨上海,全面推动接轨上海工作再上新台阶。

打印 关闭